為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本網站使用Cookie分析和其它追蹤。當您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技術支援。若您不同意Cookie的存取,可透過瀏覽器的設定選擇拒絕接受Cookie。
更多資訊請參閱《公職王會員服務條款暨隱私權聲明》。
線上客服

國營閱讀測驗判讀要點與解析

【前言】

在國文的測驗題型中,變化最多、最難掌握的,除了作文之外,非閱讀測驗莫屬了。由於題幹絕大多數出自「課外」(非國中、高中文選),且準備不易,所以同學們往往抱著「吃老本」的心態消極面對──殊不知「觀水有術,必觀其瀾」,閱讀測驗的題型有一定章法可資依循,也就是有不少技巧與觀念需要學習、理解,才能比其他考生少錯幾題(此乃上榜關鍵)。茲以重要觀念為經,考古題為緯,縷列各判讀要點如下:

要點一:熟悉常見古文字義

【說明】

古文一字多義的情形相當普遍,如果以當今常用字義去理解,就會作出錯誤判讀。以歷屆試題為例:
1.《論語.憲問》「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意謂:
(1)子貢為人方正,孔子自歎不如
(2)子貢為政有方,孔子稱許其賢能
(3)孔子告誡子貢,當以自治為務,不可妄論他人的優劣長短
(4)孔子告誡子貢,不管為政做人,皆以品行方正為第一要務 (108.郵局外勤)

【解析】

本題解題重點在於:題幹的「方」是「誹謗」的意思,並非「方正、方法」。「子貢方人」是指「子貢愛誹謗別人」,故答案為(3)。

【對策】

對「常見(考)古文字義」能確實瞭解,一如英文字彙量大,則對於文意認知自然不生齟齬。

要點二:答案須從文中求

【說明】

「文章內容問答」向來是閱讀測驗之要角。所謂「內容問答」係指就題幹的內容,包含「主旨、情節、人物關係、數據……」等項目提供選項以判斷對錯。若是進階題型,還會將主旨「延伸」至其他格言、詩詞或是成語等選項,難易度也會隨之增加。

歷屆試題為例:

蘇東坡感受敏銳,思想透徹,寫作優美,作為勇敢,絕不為本身利益而動搖,也不因俗見而改變。他對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不積存一文錢,卻覺得自己富比王侯。他生性倔強,處世接物不拘泥於俗套,有時口不擇言,過於心直口快。他好奇深思,才藝遠在其他文人學士之上,自然無須心懷忌妒。在為官職所羈絆時,他自稱局促如轅下之駒。處此亂世,他猶如政壇風暴中之海燕,是庸妄官僚的仇敵,是保民抗暴的勇士。在玄學上,他是個佛教徒,他知道生命是永恆的精神在刹那之間存在軀殼之中的形式,但是他卻不肯接受人生是重擔、是苦難的說法。在氣質上,他以儒學為準繩,骨子裡則是純然道家。從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這位詩人在心靈識見中產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觀。這一生,他只是永恆在刹那顯現間的一個微粒,他究竟是哪一個微粒,又何關乎重要?所以生命畢竟是不朽的、美好的,因此他盡情享受人生,這就是這位曠古奇才樂天派的奧秘。

1.上文沒有提到蘇東坡的哪一項特徵?
(1)才華出眾(2)仕途不順(3)愛護百姓(4)省吃儉用

2.下列詩句,何者最能表現「他自稱局促如轅之駒」的感慨?
(1)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2)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3)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4)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108.郵局內勤)

【解析】

題1的解題重點在於:從題幹「感受敏銳,思想透徹,寫作優美」、「才藝遠在其他文人學士之上」可知(1)才華出眾所述為正確。次由「在為官職所羈絆時,他自稱局促如轅下之駒。處此亂世,他猶如政壇風暴中之海燕,是庸妄官僚的仇敵」可知(2)仕途不順所述為正確。最後ƒ由「對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是保民抗暴的勇士」可知(3)愛護百姓所述亦屬正確。惟審觀全文,並未言及(4)省吃儉用之事,故知答案為(4)。

【解析】

題2的解題重點在於:首先須理解題幹「他自稱局促如轅之駒」意指「(官場生涯)如同拉車的馬匹一樣受到限制」,次就各個選項逐次分析--
(1)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說明應把握現在,無須惜時傷春。
(2)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自嘲生平成就只有被貶謫到黃州惠州儋州三地。
(3)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穿林打葉聲」原只「雨聲」,引伸為「外界的風風雨雨」。選項說明無須在意他人謗議,自在前行。
(4)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一株雪」借指白色的「梨花」。選項說明心雖惆悵,但又能洞澈世事。

揆諸前述,可知答案為(2)。

【對策】

如題1的內容問答,可以先掃瞄選項,並逆向自題幹中推求答案(建議用畫線等方式標記,重點在於細心觀察,並留意「判斷句型」、「論點」,因為往往是主旨之所在。至於題2的「主旨延伸」型,由於選項文句多為課外,故瞭解其意涵、象徵實為不二法門,也只有藉平時多閱讀、多做題目以加強語感,解題時方能得心應手。

要點三:注意誘答選項,勿過度延伸

【說明】

大凡設計試題時,為了提高鑑別度,多會設計1~2個誘答選項,也就是似是而非的敘述,例如「倒果為因」或是「兩句敘述,一句正確而另一句錯誤」……等情形,此時閱讀理解不徹底的同學往往陷入兩難而作出錯誤判斷。另一種情形是「過度延伸」,也就是選項本身言之成理,實際上卻與題旨無關,作答者容易產生「有道理」的錯誤心證,延伸至離題的判讀。

歷屆試題為例:

馬二先生道:「……舉業二字,是從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秋時候,那時用『言揚行舉』做官,故孔子只講得個『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這便是孔子的舉業。講到戰國時,以遊說做官;所以孟子歷說齊、梁,這便是孟子的舉業。到漢朝,用賢良方正開科;所以公孫弘、董仲舒舉賢良方正,這便是漢人的舉業。到唐朝用詩賦取士,他們若講孔孟的話,就沒有官做了;所以唐人都會做幾句詩,這便是唐人的舉業。到宋朝又好了,都用的是些理學的人做官;所以程朱就講理學,這便是宋人的舉業。到本朝用文章取士,這是極好的法則。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舉業,斷不講那『言寡尤,行寡悔』的話。何也?就日日講究『言寡尤,行寡悔』,那個給你官做?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

1.下列各選項的敘述,何者最切近馬二先生論說那一席話的用意?
(1)闡明孔子之道已完全不符合時代的需求
(2)勸諫在位者以「言揚行舉」為用人準則
(3)強調讀書人必須通曉時務以求為國所用
(4)諷刺時人因朝廷以文章取士而不重修身 (107.郵局專業職)

【解析】

首先,題幹末句「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的「不行」並非現今意為「沒有用」的「不行」,而是「無法施行」──倘無此認知,就會以為「作者覺得孔子之道已無法順應時代」,而誤選(1)。再者,「舉業」指「應試文字」;「言揚行舉」指求取賢才要以聲名和德行為選錄標準。文中提到「言揚行舉」乃是春秋時的選才標準,從而影響了孔子。而選項(2)說「勸諫在位者以言揚行舉為用人準則」除了以偏概全,將「春秋」概括至所有時代,且文章提及「言揚行舉」是用以說明各時代「舉業」的方式不同,並無稱揚乃至勸諫之意,故知(2)為非。

最後,由「他們若講孔孟的話,就沒有官做了」、「孔子的道也就不行了」可知題幹旨在說明:讀書人往往為了求得功名,將孔、孟的金科玉律拋諸腦後,藉以諷刺讀書人「沒有原則,枉讀聖賢書」,絕非「提倡讀書人通曉時務以求為國所用」,故知(3)為非,(4)為正確答案。

【對策】

面對此種「陷阱題型」,需探求作者之「真意」,並且反芻、細繹選項之因果條理。謹記「不引繩之外,不推繩之內」(沒有講到的就不要牽扯進來,也不要向外延伸)之箴言,從而提高自己的「容錯率」。

【結論】

所謂「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閱讀測驗亦然,避開過於簡單、記憶性的題目,多做「有質感、能誘答」的題目,不斷地從中跌倒、學習,與朋友師長討論,激盪出正確的看法,再輔以適當的課外閱讀,相信必能在解題之路上體會倒吃甘蔗之感,並培養出良好的「觀察、思辨」能力──凡此,誠為閱讀測驗之宗旨!

社會行政職系的國家考試,與社會工作有關的考試科目,在初等考試包含「社政法規大意」與「社會工作大意」;在普通考試包含「社會工作概要」與「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概要」;在高考三級則包括了「社會工作」、「社會福利服務」與「社會政策與立法」。
網址:
公職王網站

發佈者:公職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