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微生物準備要領
一、醫用微生物重點整理
微生物學理繁多,特別是細菌學較病毒繁瑣且重要,細菌的生理、構造及如何入侵及致病原理為考試重點,若可將相關內容進行整理,有利於自身理解外,亦可協助考前複習及記憶。
二、時事趨勢
近幾年在世界上由微生物引起的流行及感染層出不窮,微生物可說是全球最具有話題性的學科了,從911攻擊事件後的炭疽桿菌,最近的新型流感。在準備微生物考試時必須注意時事,例如在禽流感流行時,出現相關題目的機會相對較高;此外冠狀病毒的考題最近的時事不能忽略。且台灣近年有兩型的出血熱也值得注意。
三、考生最害怕的事
單一類型的病毒或細菌考生都能應付,怕的是整合題,如問你腸胃道疾病請舉兩例病毒性及兩例細菌性的,試說明其結構及致病機制?像這類型的題目。
1.細菌性食物中毒:常見的病原菌像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 spp.)、海鮮弧菌(Vibrio spp.)、仙人掌桿菌屬(Bacillus cereus)、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大腸桿菌 (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等。
2.原蟲性腹瀉:如阿米巴痢疾(Amebiasis)、梨形鞭毛蟲(Giardiasis)、Cryptosporidiosis常發生在愛滋病患者。
3.病毒性腹瀉:如 Rotavirus、Adenovirus、Calicivirus、Astrovirus、Norwalk-like virus、Enterovirus。
主要機轉:
1.黏膜吸附因數和腸細胞毒素:如霍亂弧菌和一些分泌細胞毒素的大腸桿菌,由於腸細胞毒素會鍵結於黏膜上特殊接受體上,而造成cyclic- AMP增加,結果釋放出氯離子,同時抑制鈉離子的吸收,伴隨著水份的流失,鉀和重碳酸鹽流入腸內,而引起大量腹瀉。
2.阻斷絨毛:細菌菌落在小腸黏膜,引起絨毛萎縮和脫落,改變水份和電解質的吸收,而引起腹瀉。
3.腸黏膜的侵犯:如赤痢桿菌、沙門氏菌侵犯黏膜而引起發炎反應和出血現象,較重的會形成潰瘍,引發腹瀉和黏液和血樣糞便。
這類型的整合型的題目已經不好處理了,若把題目再擴大到與免疫混在一起考,考生理智就可能斷線。
記得一件事,理解後再背,是活背。不理解直接背,叫死背。活背不怕應用的問題,死背遇到整合題一定會垮。記得一定要活背。
延伸閱讀》
發佈者:公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