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本網站使用Cookie分析和其它追蹤。當您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技術支援。若您不同意Cookie的存取,可透過瀏覽器的設定選擇拒絕接受Cookie。
更多資訊請參閱《公職王會員服務條款暨隱私權聲明》。
線上客服

111地方特考三等地政心得 - 陳○昇(一年考取/非本科系)

考取學員

陳○昇

經歷/事蹟
一年考取 / 非本科系

熱度:263

一、基本背景、投考動機

報考地政的動機其實主要是基於個人背景、家庭因素、生涯志趣與備考策略下的綜合考量。首先,基於經濟安全的需求想趕快找個最穩定的工作,我打算一年內考取任何一個公職或準公職(像國營、郵局、台糖等)的職位,所以我要找個這些單位都有招考的類科。這有兩個好處,一個是對我這個幾乎從無到有的人,想要在一年內順利考取,我認為最合理的策略就是透過多項同類型的考試,積累相關能力與提升熟練度;以及,把一整年的備考過程完全押在一次或二次的考試上,那個心理壓力跟不確定性實在太高。其次,基於個人大學是法律系畢業,但又因為在研究所轉讀哲學後,久未接觸法律科目,因此想選個既不用面對專門考試的法律系畢業生,又可以讓過去專業背景可發揮相對優勢的類科。所以最後就選了個看起來最符合前述條件的地政來報考,它既是許多單位都有招考的類別,而且考科中又有民法。最後,地政所處理的不動產問題,係屬社會科學且具有跨領域的學科性質,又相當適合我轉念哲學研究所之後的興趣,所以備考路上也有相關熱情鼓舞自己持續投入下去,可說是個無心插柳的結果。

 

二、考取經驗與準備技巧

 

知識內容:

除了志光數位學院的課程與講義之外,我擔心補習班的講義內容太過精簡,又另外購買了坊間的大學用書以備深入查詢與閱讀之用。依照我的情況,除了民法之外,閱讀其他的課本以補充講義之不足是蠻重要的。大學用書可以更體系性地建立我原本缺乏的知識儲備,而講義較為精簡的特性,在跟課程與複習時都比較方便,可說是互有所長。不過民法一科,基於志光數位學院聘請的講師已經編了一本厚度十足,內容充分的講義,並且上課也能夠全面且到位的講解,並不一定要再另外買書。對於無法律背景的地政考生來說,或許多買本物權法的補充讀物便已足夠。

 

行程與作息:

我主要是按照報考類別的考試日期來安排備考行程。比如說,地政士的考試日期在六月,高普考在七月,就先專心準備地政士的考科,像民法、土地登記跟土地法規,之後再多準備高考要考的土地政策、土地經濟學跟不動產估價。因為我報名課程的日期剛好在去年3月,所以備考行程一切都很趕,一天有時看個兩門課,但土地法規很龐雜而我又缺乏相關概念體系,所以一開始其實很難進入,覺得就是囫圇吞棗,整個腦袋都塞滿滿。而高普考也一如預期沒有上榜。大概要到地特考前,已經把大學用書讀過一遍,再看視訊課程才能細細品嘗講師的講課內容。不過民法除外,除了原本的背景知識外,也是因為老師實在很會教。

就作息來說,其實我前兩年遇到人生最大的困境,而且去年是我感覺最為委靡困頓的時候,身心狀況非常不穩定,所以其實浪費了許多時間在備考之外。但想著不管怎樣不能完全被打敗,還是必須要求自己保持一個規律的作息與運動。規律作息與運動頻率的增強(從過去我只是兩天運動一次到幾乎每天運動)確實幫助我重回備考所應該要有的紀律。我認為,這個基本面的建立,說是備考過程最重要的環節也不為過。

 

背誦與記憶:

國考的法律科目尤其重視法條的熟練度與引用,因此背誦與記憶在此就顯得特別重要,尤其我推測如果能夠正確引出法條,可能該科分數可以至少多個十幾二十分。其實背誦法條這方面是我的弱項,而且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可供參考。只想說,志光數位學院講師所提供的背誦口訣與記憶方法,雖然因為我沒徹底學著做所以沒有獲得全效,但還是對我有所助益。如果不用聯想或結構化的方式進行背誦,同一段文字看個10次我也記不起來。

 

三、各科準備方式

 

共同科目:

共同科目有國文跟法學知識與英文兩科。對我而言,因為本身大學讀法律系並且日常生活就有接觸英文的習慣,因此共同科目並沒有特別準備,可說是依靠自身原有的積累。除了國文的作文(公文接下來已經不考了),因為需掌握正式考試時的時間分配,所以會借助志光數位學院所提供的每月申論批改的機會,進行作文的練習。

 

民法:

陳曄老師(胡大中)的講解與講義還蠻充分且到位,並且基於自身的法律背景,就應對考試來說,我想應不需再補充其他教材。不過基於自身的興趣與朋友的好意,我還是部分閱讀了朋友送的考試用書。另外,就這次的考試經驗來說,如果能至少把物權篇的法律條文看熟,應該能提升不少分數。在高普考之前,我每晚睡前或早上起床後都會拿法條出來讀(但這做法並沒延續到地特之前),而在高普考時民法跟土地登記都取得了比這次上榜的地特更高的分數,我想主要應該是有無正確引用法條的關係。

 

土地登記:

老師的講解與講義也蠻不錯,土地登記是相對單純的科目,重點還是能理解與區辨不同的登記制度類型,並把土地登記規則的法條引出,作得到正確引述法條,相信60分以上不是問題,我相信這也是我高普考時土地登記的分數比地特高的原因。

 

土地法規:

土地法規是我最弱也最頭痛的科目之一(另一科是不動產估價)。雖然是大學法律系出身,但當時並沒有修讀土地法的相關課程,所以對這一科其實相當陌生。另外,土地法規(基本上包含土地法、平均地權條例、土地稅法、都市更新條例、都市計畫法與國土計畫法等)的龐雜與純技術程度更甚民法,這使得我對相關法規難以理解與背誦,而這兩者卻是相輔相成的。另外,雖然老師的講解精采程度不及民法與土地登記的講師,但他對法條的熟記與背誦方法,確實值得考生們參考與學習。而且他實務經驗豐富,有時候在課堂上會分享實務案例與個人經驗,這確實有助於引領考生入門與加強理解。

 

不動產估價:

不動產估價是我地特考試分數最低的科目(幸好沒變成致命傷…)。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二,最大的原因是基於對於財務數學的知識與天分的缺乏,我完全無法掌握收益法,它裡面涉及的不同的估價方法與數學公式,我完全無法理解,因此我抱著僥倖的心態放掉這個題型,然而想不到卻在地特考出來了,所以我建議考生在準備考試上盡量別抱著僥倖心態準備考試。另外,就這一點上,我本來在網路上另外買了一本坊間的專業用書,但裡頭並沒有關於收益法的財務數學部分的深入講解,所以我建議考生要去書局現場翻閱有沒有適合自己的專業用書。第二個原因是,不動產估價這門科目也算觀念上較為單純,但技術性高,同時亦重視不動產估價技術規則之法規引用的科目,所以要記熟法條分數才能好看。

 

不動產經濟學:

不動產經濟學很令人意外地,是我專業科目中分數最高的,算是最後在作為我的備考重點項目後分數有拉起來。這個科目與土地政策的題型算是較為複雜、靈活且不容易準備的,不過對於不擅長背法條,在經受哲學所訓練後,習慣用少數幾個基本原則結合相關事實資訊去推論出結果的我來說,這兩個科目倒是被我視為重點,同時也是熱情所在。為了熟練經濟學的學科邏輯與思考模式,除了課程之外,我偶爾也讀其他經濟學相關科普書籍當作休閒,並且每月的申論批改服務更是練習具體應用思維的好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最困難也最關鍵的,就是如何把文字敘述跟圖畫關聯在一起,或是說如何把文字的論述過程圖像化。當能順暢做到這件事,相信在這個科目將能得到滿意的分數。

 

土地政策:

我把土地政策放到最後來談,因為我認為這一科其實是個跨領域的考科,是經濟學、法學及都市計畫的綜合科目。基於我不是本科出身,為了打底,我另外買了一些相關的普及書籍與雜誌來閱讀,像老師的《土地正義》、《城市的勝利》、《如何謀殺一座城市》等書以及報導相關主題的雜誌。除此之外,很多相關素養其實是藉助志光數位學院的每月申論批改的練習機會,就題目做相關閱讀與研究而培養出來。真的是蠻感謝光數位學院的輔考機制。

而且就我的觀察,此科目的出題方向似乎緊貼著時代脈動。像志光數位學院的課程與講義中,土地倫理與正義作為一項重點,因為在數年之前考題常出。這個主題當然還是重要的,而且我也從中受益不少(尤其談權力的三個面向以及我國土地政策的發展歷程的部分),但我從高考的考題中發現,這部分的重要性或許在近期已有所降低,而轉向近年將正式實行的國土計畫法或環境相關議題。所以在地特的備考過程,我有特別注意國土計畫法的部分,果不其然,它就是本次出題重點之一。所以在國考的準備過程中,實力與運氣都必須兼具,實力愈高,就能愈無視運氣的影響,就能表現得愈穩定,但考運還是一項有相當影響力的因素。希望看到我這篇心得的考生,接下來都能厚植實力並考運亨通。

 

四、志光數位學院輔考資源

除了正課的視訊課程之外,我有使用過的輔考工具有超級解惑王、每月申論批改,以及最後的總複習課程。

超級解惑王:基於本身的背景,有時候會有比較深入的困惑,這時候超級解惑王的發問功能以及回答的老師,就能讓我得到滿意或至少進一步的解答(但因為回答的老師不一定相同,滿不滿意要看運氣)。

每月申論批改:這個工具大概是輔考資源中幫助我最大的部分,尤其在正式進入考場前,一定需要對答題寫作有一定的熟練度,甚至我考郵局的房地管理人員時,之前每月申論題的題目就剛好被出出來,所以每月申論批改就是一個複習且提升熟練度的好機會。

總複習影片:最後,對我來說,總複習影片在考前很好用。我考試那幾天就靠這些影片,快速掌握相關重點與回憶。運氣好一點的話,考題也許就在其中。

以上大概就是過去一年的心得分享。最後謝謝志光數位學院的工作人員每個月固定的協助,以及最為感謝父母在這些日子的容忍與支持。 

類科介紹
X